您好,欢迎来到364分类目录
当前位置:364分类目录 » 网站目录 » 文化教育 » 大学 » 国内高校

“国内高校”网站目录

“国内高校”网站目录

  • 青岛赛思外语学校

    青岛赛思外语学校

    青岛赛思外语学校,岛城优秀外语培训学校,开设英语培训以及韩语培训、日语培训、德语培训、法语培训、西班牙语培训、俄语培训、葡萄牙语培训、阿拉伯语培训等小语种培训,是您学习外语的理想外语培训机构 网站百科: 简介/青岛赛思外语学校 赛思扬格外语教育机构为解决学员路途遥远不能到校学习的问题,成立扬格国际在线教育,教师通过远程视频系统给学员上课,让学员免受长途奔波之苦,同时节省了食宿费。扬格国际在线教育采用国际先进的视频直播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系统,让老师和学员通过视频面对面交流学习,通过先进的多媒体巩固学习成果,采用目前流行的小班制,外教主讲,让学员学习到更为纯正的语言。青岛赛思外语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提供专业外语培训及各项专业技能培训服务,学校成立于 1993 年,总部设在交通便利、街道繁华的市北区威海路上。学校成立以后,发展迅速,在短短几年里,在岛城开设了三处分校,并同时在济南、哈尔滨、烟台、潍坊、武汉、威海等地设有多处分校。学校开设英语、日语、韩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俄语、对外汉语等语种培训课程。建校十余年来,已为社会各界培养和输送各类外语专业人才和精尖技术人才达八万余人,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2010青岛赛思外语学校独立出乐学乐思学生学校、美言美语少儿学校和赛思外语学校各学校相互独立,各学校针对的群体不同,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存。建校十余年,学校多次被山东省、青岛市评为“省市先进办学单位”。 2004 年,学校被青岛市教育品牌评比委员会评为岛城“ 最受信赖的教育品牌 ”;2005年,学校被评为“品牌教育最强师资奖”;2006年,荣获“3.15诚信学校”;2007荣获“全国十佳外语学校”,并被奥帆赛志愿者领导小组指定外语培训学校,2011年荣获由半岛都市报评选的“3.15诚信品牌”。 师资力量/青岛赛思外语学校 腾飞的起点——雄厚的师资: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其中正式教职员工 100 余人,外教 30 余人,资深培训教师 50 余人。外教分别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拥有多年教学经验。中国教师毕业于国内著名高校,教学经验丰富。针对国家*的各类考试,学校还聘请参加历年国家考题参评会的考官执教,使学员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并做到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课程设置/青岛赛思外语学校 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灵活的课程设置:针对学员的不同起点,不同需求,学校为学员“量身定做”学习课程。学校目前开设有个性化一对一辅导、速成班、各类考试辅导班、零起点班、强化班、直通车、口语班,并按时间开设白班、晚班、周末班及寒暑假班,节假日不休息。学校还开设有英语四六级班、零英语基础速成班、标准韩国语班、标准日语班、英语外教口语班、日语外教口语班、韩语外教口语班等班种,课程设置合理、教学体系完善,业已成为业内广泛采用的 “ 行业标准 ” 。 教学特色/青岛赛思外语学校 创新、求实——学校的教学特色:学校根据市场调研开发出特色品牌产品:全日制外语教学,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全日制外语教学班由中外教联合授课,课程设置高效合理,入学门槛低、适应性更广泛、针对性更强 , 学员毕业后可选择升学、就业、出国等。学校还开设有托业、雅思、留学预科班,为学员出国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教学服务/青岛赛思外语学校 想学员所想、急学员所急——周到的教学服务:对于需要住宿的学员,学校备有学生公寓,公寓内设施齐全,全天候提供热水。同时配备宿舍管理员专门负责学员的日常起居,学生家长可以放心的将学生送到学校学习。各类培训课程循环开班,学员可以先试听后作决定,而且可以随时办理补课、调课、保留学籍等手续。学校开设的任何一个班级除主讲教师外,均配备有教务人员及教学助理、辅助教学人员,充分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业绩/青岛赛思外语学校 十年辛勤化为雨——不凡的教学业绩:赛思曾在参加过培训的赛思学员中进行过调查。根据《赛思学员受训前后工作状况调查》报告分析显示,凡接受过赛思培训学习的学员在行政职务、技术级别、就业前景及薪酬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升和改善。每年国家和社会举办的各类考试中,赛思学员的通过率达 85% 以上,其中我校学员于波同学在 2005 年日本留学考试中取得满分的优异成绩,已被日本环球学院免学费录取! 领导员工/青岛赛思外语学校 勇往直前——赛思人:赛思外语学校校长 景奉平 先生长期从事“ 非学历教育 ”,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赛思全体员工秉承学校“ 克勤、克己、尽人事而听天命”的教学理念,恪尽职守,勤奋工作,以创造高质量的外语教学环境为己任。在学校全体同仁的同心协力努力下,相信赛思的未来必将更加辉煌! 赛思网校/青岛赛思外语学校 赛思网校介绍赛思网校成立于2007年,通过网络在线 、一对一进行辅导。包括英、日、韩、德、法等11个语种。英语口语包括:实用口语、商务口语、外贸口语、面试口语和行业口语等。 网校办学方式通过网络在线办学,把实体学校搬到网络上,有VBS视频直播系统,一对一进入网络教室学习。

    www.younger365.com - 2021-02-23 - 收藏
  • 南京家庭教育网

    南京家庭教育网

    南京家庭教育网-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

    www.jjzb.net - 2021-02-21 - 收藏
  • 第三军医大学

    第三军医大学

    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全国重点大学、军队重点建设院校、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首批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高校。 网站百科: ?历史沿革/*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学校前身1949年,南昌医学院(可追溯至中正医学院)、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合并,组建*人民解放军华中医学院。 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历史沿革 1946年,创建松江军区医学院;1947年,创建合江地区卫生学校;1949年,松江军区医学院、合江地区卫生学校合并,组建*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卫生学校;1949年,更名*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1950年,更名*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医学院;1951年,更名*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学院;1952年,更名*人民解放军第六军医大学。1941年,建立太岳军区卫生部卫生教导队;1944年,更名太岳军区卫生部看护训练班;1946年,更名晋冀鲁豫军区太岳卫生学校;1948年,更名中原军区四纵队卫生学校;1948年,中原军区四纵队卫生学校、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中留开封部分)合并组建中原大学(医学院);1949年,中原大学(医学院)分出,改建*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1950年,更名*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卫生部医科大学;1951年,更名*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医学院;1951年,更名*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学院;1952年,更名*人民解放军第七军医大学。 合并至今1954年,第六军医大学并入第七军医大学。1965年,野战外科研究所并入。1969年,迁往上海,1975年迁回重庆。1975年,第七军医大学更名*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1999年,解放军成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成为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2004年,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原解放军成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部分)分出,移交地方建立成都医学院。 办学条件/*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院系专业截至2014年,学校下设基础部、公共卫生与军事预防医学院、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学心理系、高原军事医学系、医学检验系、医学影像系、护理系9个院系部和研究生管理大队、干部轮训大队、卫勤训练大队3个大队,1个学员旅、以及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三所综合性教学医院。共开设临床医学(五年制、八年制)、野战外科学(五年制、八年制)、预防医学(五年制、八年制)、高原医学、核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检验、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医学影像学和护理学等12个本科专业。 序号 专业大类 专业小类 具体专业 1 医学 药学 药学 2 护理学 护理学 3 临床医学和医学技术类 医学影像学 4 医学检验 5 临床医学 6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7 工学 电气信息类 生物医学工程 8 理学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师资力量截止2014年,学校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50余名,其中两院院士3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名,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7名,国家杰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千人计划”获得者16名,博士生导师277名、硕士生导师376名,教育部和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8个。专职*工程院院士(2名):王正国、程天民专职*科学院院士(1名):孔祥复教育部高校创新团队(4个):严重创伤细胞保护机制和干预研究(黄跃生),蛋白质抗原的识别、应答及其调节(吴玉章),代谢性血管病发病机制及其干预靶点的研究(祝之明),严重创伤致肠稳态失衡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杨桦)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止2014年,学校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军队院校优质课程3门,*重点领域创新人才团队1个,重庆市级教学团队3个。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病理检验、预防医学、法医学、高原军事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军事作业环境损伤与医学防护实验教学中心:军事作业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精品课程(2门):核、化学武器损伤防治学(程天民)、内科学及野战内科学(钱桂生)军队院校优质课程(3门):外科学与野战外科学(王正国)、内科学及野战内科学(钱桂生)、核、化学武器损伤防治学(程天民)个):免疫识别、应答及调控研究创新团队(吴玉章):内科学教学团队(钱桂生)、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团队(应大君)、外科学教学团队(麻晓林)教学成果“十五”期间,全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获电教教材奖48项,其中获国家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7项,课题立项数与成果获奖数均比“九五”翻了两番。*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创建现代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培养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程天民等)*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医学基础类学科群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黎海蒂)、军事预防医学”新学科的创建与教学实践(程天民)先后主编并入选“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6部,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篇,入选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5篇,重庆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1篇,在全国医学研究生培养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学生成绩在校学员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每年公开发表论文上百篇;参加国家和军队各类竞赛活动获奖144项,其*家特等奖13项、一等奖38项,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接连捧得优胜杯,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连续三年居重庆高校首位;国家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90%以上,参加国家英语四级首次通过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均高于全国重点院校平均水平。 学科建设截止2014年,学校拥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授权一级学科9个、博士授权点70个,硕士点7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7个。形成了军事医学特色鲜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军事预防医学实力雄厚,生物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相互支撑的学位授权学科体系。第三军医大学是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首批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84年获批开展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在职硕士学位培养工作。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首批开展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MD.)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MM.)教育试点单位。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免疫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传染病)、外科学(烧伤)、外科学(野战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泌尿外)、外科学(胸心外)、外科学(骨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整形)、军事预防医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消化系病)、眼科学、卫生毒理学博硕士学位授予博士后流动站(7个):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特种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9个):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军事装备学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11个):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军事装备学、口腔医学、药学、军事后勤学、公共管理学专业学位博士(13个):临床医学、儿科学、内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肿瘤学、麻醉学专业学位硕士(19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公共卫生、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麻醉学、急诊医学 对外交流学校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先后派出教师2900多人次出国进修、讲学和考察访问,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主(承)办国际大型学术会议10多次。学校于2000年启动“海外学者交流计划,每年一届,2003年改为每两年一届,每届邀请10-12名学有所成的留学人员回校开展学术交流、技术指导和科技合作与协作活动。前四届会议主要以邀请学校留学人员和与学校有合作意向的海外华人学者为主,以举办“海外学者生命科学与医学学术报告会”为载体,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科技人员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2006年在全军免疫学研究所开展试点,由吴玉章教授负责会议的学术组织工作,把“第五届海外学者生命科学与医学学术报告会”和“第七届分子与细胞免疫学国际论坛”结合起来举办,主题为分子与细胞免疫学进展,于2006年11月18~22日顺利举行。2008年10月,学校成功举办“第六届海外学者交流计划”2010年12月,学校第七届海外学者交流计划暨神经科学前沿主题论坛顺利召开2012年04月,学校第八届海外学者交流计划暨生物医学高层论坛首场报告会顺利召开。 学术研究/*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科研机构截止2014年,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8个,军队专科研究所、专科(专病)中心27个,军队重点实验室11个。建成了世界较大的生物激波实验室、亚洲较大的低压氧舱群、*较大的轨道式生物碰撞实验室、军队*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军*武器杀伤生物效应评估中心、全军*机动卫勤力量训练基地和全军*卫生列车训练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创伤、烧伤与复合伤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平台(1个):战创伤防治协同创新中心全军重点实验室(11个):烧伤基础研究、复合伤研究、战(创)伤研究、分子免疫学(开放)、呼吸病研究、交通医学、高功率微波、高原军事医学、全军武器杀伤生物效应评估中心等全军医学专科研究所(7个):烧伤、野战外科、呼吸内科、肝胆外科、传染病、复合伤和免疫学全军医学专科技术中心(10个):消化内科、泌尿外科、眼科、肿瘤诊治、心血管内科、肾脏病、胸外科、战创伤、健康教育和“三优”全军教育训练基地(2个):现代战(创)伤救治和军事预防医学 科研成果截止2014年,学校先后获得了以6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标志的1700多项科技成果和国际较高军事医学奖“狄贝克军医奖”、“国际烧伤伊文斯奖”、“国际交通医学重大成就奖”、 “何梁何利奖”、“*工程技术奖”、“全军重大专业技术贡献奖”、“求是奖”、“*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等一大批国内外科技大奖;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三大科技奖励和学术论文等反映综合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居全国高校前20位,已发展成为*的战创伤医学中心,是全军军事医学盾牌的主要力量和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基地。“十五”期间,全校承担校级以上科研课题数共计1075项,其中*课题472项,军队、省市级课题342项,校级课题271项。承担国家、军队、重庆市重大重点课题80项。 “十五”期间,在国家、军队科技奖励项目数量大幅减少情况下,共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重大成果96项,其*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0项,军队医疗成果一、二等奖20项,重庆市科技成果一、二等奖2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获奖项目数及等级居全军各大单位前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研究、烧伤早期损害与救治研究、复合伤发病机制与救治原则研究、系列激波管、肝胆管结石及其并发症的外科治疗与实验研究、高原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措施研究等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高新武器杀伤生物效应及其救治理论研究学校先后制定了“战伤分类及判断准则”等26项国家军用标准,牵头研制了“两栖装甲救护车”和“专用卫生列车”,研制的“扫雷防护装具”列装部队,并被联合国指定为维和扫雷行动装备,出口到26个国家和地区。专利情况 年份 专利申请数 发明专利申请数 申请数 专利授权数 发明专利授权数 2001年 18 16 -- 5 2 2002年 22 11 7 6 4 2003年 40 19 3 18 6 2004年 32 16 3 35 15+国外授权4 2005年 74 45 5 23 8+国外授权6 2006年 119 57 6 53 21+国外授权5 六年合计 305 161 24 163 60+国外授权15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截止2014年,第三军医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72万册,中英文电子期刊2万多种。有各类数据库30余个,引进有Web of Science、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ScienceDirect、Springer、LWW、OUP、Nature、ScienceOnline、Cell Press 、EMBASE、BIOSIS Previews、Medline、CBMdisc、*知网的期刊及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网上报告厅等为代表的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学术期刊《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年,为半月刊。主要刊载国内外医学领域(军事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检验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所取得的新理论、新成果、新经验、新技术、新方法。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3版)(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为*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先后20余次获全国、全军、教育部和省、市优秀科技期刊一、二等奖,2003年、2005年两度被评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奖”。2008、2009、2010、2011连续4年入选“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08、2010连续2届被教育部科学技术司评为“*精品科技期刊”和“*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文化传统/*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校训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校歌长江之滨,嘉陵江畔,屹立着*军医的殿堂,医学之星,军旗之光,光荣传统源远流长。跨越松辽,决战太行,汇合于西南大后方。名师荟萃,群星灿烂,我们纵横在科学的海洋。巴渝大地,歌乐山下,屹立着*军医的殿堂,育人为本,桃李芬芳,科学发展指引方向。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救死扶伤。质量取胜,特色取胜,攀登医学高峰铸造新辉煌。求实创新,勤奋献身,奋勇前进,前进三医大!大道康庄,大道康庄!校徽 学校领导/*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校长:罗长坤少将政委:高占虎少将信息来源:2014年9月新华网信息 知名校友/*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黎磊石,*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肾脏病专家,*肾脏治疗创始人,成果多位于国际前沿,培养无数*学生,被称为一代医学宗师。曾任解放军肾病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副院长、教授。黎鳌、黎介寿、黎磊石三个同胞兄弟,统称“黎氏三院士”。黎介寿,著名普外科学专家,肠外瘘治疗的创始人、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在静脉营养学方面有着非凡建树,曾于1994年完成了亚洲*例人同种异体移植术,在国内外普通外科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学术地位。现任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教授、*工程院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1996年当选为*工程院院士。黄志强,现为解放军总医院及军医进修学院主任医师、特级专家、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解放军总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所长。1997年当选为*工程院院士。葛宝丰,*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西北地区骨科专业的开拓者,*人民解放军骨科专业组奠基人之一。现任兰州军区总医院骨科研究所所长、博士后研究生导师。樊代明,教授、主任医师,*工程院院士、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临床药理基地主任,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总体组专家,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共产党十四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程天民,防原医学与病理学家,技术一级、文职特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第三军医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现任三医大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名誉所长。1996年当选*工程院院士。 科研概况/*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第三军医大学自合校以来,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学校建立了符合办学特色的,以战创伤为重点的军事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一批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和军队重大、重点项目在内的一批高水平的科研课题;取得了包括6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1500余项科技成果;形成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标志,教育部、军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为主干,校级重点实验室为补充的重点实验室建设新格局;部分反映高校科技实力的综合指标,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三大科技奖和科技论文排名,均进入全国高校前20名。 科室简介/*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心血管内科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成立于1953年,开展床位120张,拥有多名国内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是西南地区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开展临床诊疗技术最多的心血管病专科病房。本学科整体已达到国内大型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先进水平,在军内和西部有明显优势:学科基础实力雄厚:本学科是军队及西部*心血管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全军心血管内科研究所、全国介入培训基地之一、重庆市心血管疾病研究所、重庆市高校重点学科、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国家药品临床试验机构。现有科技人员106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7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7名。科室学术梯队合理,优秀中青年专家已成为学科带头人,科主任黄岚教授在业界有较大影响力;在完成本科教学任务的同时,科室已培养博士后9名、博士79名、硕士68名;年培养心血管专业各类进修生30余名。科室分为心脏血管内科病房、重症过渡病房、监护病房、临床检查室、心导管室、实验室。病房空气层流洁净度高,中央空调维持四季温度20摄氏度。24小时提供热水,是病员接受诊治及疗养的较佳选择。科室年收治3800多名病员,年门诊量为36000多人次,急诊5000多人次。 胸外科第三军医大学胸心外科由我国胸心外科的开拓者吴英恺教授等创建于1940年代,1944年施行了我国*例动脉导管结扎手术。是国内最早开展胸心外科手术的科室之一。之后,经徐日兴、刘欲团、钟伯龙等教授的艰苦努力,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食管和肺脏手术,1959年开展低温麻醉下心内直视手术,1964年率先在西南地区开展了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为*胸心血管外科的创立和早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胸外科,成立于1952年,为国务院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为国家重点学科、重庆市高校重点学科。1953年即开始肺和食管手术,是国内较早开展胸外科手术的科室之一。以食管外科、肺外科、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及胸腔镜外科为主攻方向,形成鲜明特色和国内领先优势。科室本着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并重的原则,先后开展了晚期肺癌扩大化手术治疗、慢阻肺肺减容术、颈段食管癌根治、纵隔巨大肿瘤切除、婴幼儿胸壁巨大肿瘤切除及新生儿先天性膈疝修补等国内外高难度手术,并已施行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科室拥有正副教授6名,研究生导师3名,主治医师、讲师2名,全科医师均具有医学博士学位。获军队及重庆市成果奖9项,其中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3项,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5项。承担国家、军队和重庆市科研课题10余项。 眼科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始建于1950年 ,特邀西南地区眼科创始人、军医大学副校长蒋医民为主任,年门诊病人约4000余人。五十年代蒋医民教授发明用剃须刀做眼内手术,推广至全国并一直运用。六十年代开展白内障、青光眼、斜视等手术;七十年代开展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八十年代开展角膜移植术、球内异物取出手术;1990年开展显微镜眼科手术,角结膜联合移植、角膜移植及羊膜移植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激光泪道成形术、荧光眼底造影、非接触眼压测量、电脑自动视野分析、角膜曲率检测及眼轴超声测量;2000年始,开展了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综合治疗、视觉电生理检查等。2003年眼科配备医生7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讲师2名,医师3名,其中硕士4名,主管技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护士4名;拥有价值数百万元的检查治疗设备,包括手术显微镜、白内障超声乳化仪、激光治疗机、电脑自动视野计、眼电生理仪、非接触眼压计、同视机、眼底荧光造影机、超声诊断仪等。眼科拥有有医生9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2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讲师3名,医师3名,其中博士3名,硕士2名,主管技师3名。眼科现暂开展床位30张,月收治病人2000余人,年门诊量20000余人次。治疗范围包括白内障、青光眼、斜弱视、角膜移植、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远视和散光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泪道阻塞等。我科拥有国际国内先进的眼科诊疗设备,主要包括进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仪、准分子激光机、玻璃体切割仪、眼底激光、YAG 激光、高级手术显微镜、德国眼底造影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眼科AB超、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角膜曲率计、电脑验光仪、全自动视野计、非接触眼压计、泪道激光治疗仪、多焦视觉电生理仪等。 专利情况/*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2001年度专利申请数18,发明专利申请数16,专利授权数5,发明专利授权数2; 2002年度专利申请数22,发明专利申请数11,PCT申请7,专利授权数6,发明专利授权数4; 2003年度专利申请数40,发明专利申请数19,PCT申请3,专利授权数18,发明专利授权数6; 2004年度专利申请数32,发明专利申请数16,PCT申请3,专利授权数35,发明专利授权数15,国外授权4; 2005年度专利申请数74,发明专利申请数45,PCT申请5,专利授权数23,发明专利授权数8,国外授权6; 2006年度专利申请数119,发明专利申请数57,PCT申请6,专利授权数53,发明专利授权数21,国外授权5; 六年合计专利申请数305,发明专利申请数161,PCT申请24,专利授权数163,发明专利授权数60,国外授权15。 对外交流/*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该校向国外派出了大批留学人员,虽有不少同志已学成归国,但仍有许多留学人员因种种原因,至今仍在国外工作。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他们已在各自研究的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纷纷表示愿为母校的发展尽一份力。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术上的优势,扩大该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校领导的支持和学校各部门的大力协助下,通过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该校于2000年启动“海外学者交流计划,每年一届,2003年改为每两年一届,每届邀请10-12名学有所成的留学人员回校开展学术交流、技术指导和科技合作与协作活动。前四届会议主要以邀请该校留学人员和与该校有合作意向的海外华人学者为主,以举办“海外学者生命科学与医学学术报告会”为载体,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科技人员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根据学校“强化基础、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从2006年开始,海外学者交流计划以基础学科为依托,选择优势学科负责会议学术组织工作,支持基础优势学科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带动全校相关学科共享学术资源,促进学术进步。2006年在全军免疫学研究所开展试点,由吴玉章教授负责会议的学术组织工作,把“第五届海外学者生命科学与医学学术报告会”和“第七届分子与细胞免疫学国际论坛”结合起来举办,主题为分子与细胞免疫学进展,于2006年11月18~22日顺利举行。 主要专业/*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一)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本科,培养达到博士水平,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的高级临床医师。毕业学员授予医学博士学位。(二)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通科医师、教员和研究人员。毕业学员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三)临床医学(高原)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高原地区临床通科医师。毕业学员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四)临床医学(核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从事临床核医学工作的医师。毕业学员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五)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为从事医学设备研究的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学员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六)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从事卫生防疫工作的防疫医师。毕业学员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七)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医学影像医师。毕业学员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八)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临床检验医师。毕业学员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九)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从事临床药学、制剂、鉴定工作的药剂师。毕业学员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十)病理诊断五年制本科,培养临床病例医师。毕业学员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校图书馆/*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俯瞰第三军医大学图书馆前身为第六、第七军医大学图书馆。馆舍面积为1万平方米,阅览座位800个,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新馆采用大跨度(15 m×15 m)、大开间(近2,000m 2 )、综合布线、充分体现人性关怀的现代化图书馆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自然采光好,借阅环境优美。设有藏阅一体的书库兼阅览室3 个,309座电子阅览室一个,密集书库一个,每周开放时间70.5小时。图书馆智能化综合布线现代化程度高,为1,000M主干,100M到桌面,通过对交换机房设备的简单升级,即可实现万兆级网络的升级。拥有大容量磁盘阵列等各类先进的现代化设备,馆内提供近1,000个上网接点,同时可以通过进行无线局域网方式访问图书馆网络资源。现有藏书52余万册(未含各附属医院图书馆藏书),其中中文图书28万册,外文图书12万册,期刊合订本12万册。有印刷版中文期刊1,500余种,外文原版期刊500余种。有各类数据库30余个,电子期刊2万种,电子图书10万册。数字资源丰富,引进有Web of Science、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ScienceDirect、Springer、LWW、OUP、Nature、ScienceOnline、Cell Press 、EMBASE、BIOSIS Previews、Medline、CBMdisc、*知网的期刊及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网上报告厅等为代表的国内外重要数据库。 校风校训/*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校风:求实、创新、勤奋、献身办学思想: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治校方略:凝聚人心、内涵发展发展思路:一条主线、四项重点 本科生教育/*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加强素质能力培养,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素质变教育工程构建和实施了本科生“五位一体”的素质教育工程近五年,本科生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四级首次通过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获国家、省部级英语竞赛特等奖7项、一等奖43项、二等奖63项,居重庆市高校前列。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在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优胜杯,总分居全国高校第5位、全军院校第1位。地方统招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95%。更新本、专科教学内容约1000学时,更新率近30%,更新了94余门课程的教材,出版教材17余部,引进原版外文教材28种。有150余名本科学员、200人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综合化教学体系构建了综合化的教学体系着眼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为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构建了五大类综合课程理论和实践内容体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实验、军事医学、选修课综合课程体系,编写并出版了10部综合化课程教材,研制了300余个多媒体课件。综合课程改革成果经验在全军院校教改工作会上作了书面交流,受国家教育部委托出版了\"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白皮书,编写出版了全军首部《军医大学教研室基本建设要求》、《军医大学军事医学演练教范》。同时,将教育研究课题立项与综合化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取得明显成效。“十五”期间,全校承担省部级以上教育研究课题32项,其*家教育部“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大课题2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5项,总参面向21世纪教育课题2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获电教教材奖48项,其中获国家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7项,课题立项数与成果获奖数均比“九五”翻了两番。 人才培养构建和实施了以创新能力为灵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员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对长学制学员实行“定课题、定科室、定导师、定目标”的“四定”科研基础能力训练;本科生教学方面,狠抓公共外语教学改革,按照学员英语水平实行分层次编班与教学,强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并采取培训与竞赛结合、典型示范与观摩结合,因课制宜、循序渐进地开展了双语教学试点工作。 师资培养建立和完善了师资队伍培养机制着眼于有利于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管理制度与竞争机制,造就了一支政治坚定、严谨笃学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实施“三名(明)工程”,通过综合评审的方式,评出“教学名师”即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家,“教学明星”为优秀的中青年教师,“教辅明星”即突出的教学辅助人员,并组织教学观摩和示范教学,交流教学经验,有力带动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水平提高。 管理体系建立起富有该校特色.体现学员学习为主体的正规化管理体系创建 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和机制,促进学员早日成长成才。改革课时制度,压缩单位课堂教学时间,将原来每节课50分钟,改为40分钟,拓展了学员的自习时间,积极引导学员自主学习培养学员的学习能力。建立无会日制度,规定每周三不安排任何会议,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干部必须深入教学*线了解实情,搞好服务,形成了各级党委重教、议教、管教的局面。创设“名师讲坛”。先后有黄志强、樊代明、程天民、王正国等院士为本科生开设了专题讲座。完善了教学督导与评价制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核心,建立起学员评价、同行评价、督导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认证机制。 研究生教育/*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第三军医大学是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首批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84年获批开展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在职硕士学位培养工作。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首批开展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MD.)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MM.)教育试点单位。随后,又相继在全国首批开展了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教育、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试点工作。学校现有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9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7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5个博士后流动站,还自主设置了1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形成了军事医学特色鲜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军事预防医学实力雄厚,生物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相互支撑的学位授权学科体系。拥有研究生导师462人,博士导师177人,硕士导师285人。在校研究生1596人,其中博士生699人、硕士生897人。许多优秀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凭借他们较高的政治素质,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军卫生战线的骨干力量,有些已成为学科带头人或技术骨干,有些优秀毕业生走上了领导岗位,涌现出一批杰出人才。历经二十余年的不断建设,该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规模、培养层次、培养类型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不断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保证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完善了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和机构建设,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学位授予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与提高。学校已经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渠道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形成了理、工、医、教、管、军相结合的多门类、多类型、多级别的学位授予制度。学校大力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对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做了一些有益尝试。改革了学位课程教学,优化了课程体系和内容,重点开设 “共性、工具性、前沿性”系列跨学科课程,实施跨学科教学;试行了弹性学制,实行提前攻博、中期考核阶段分流等办法,从学制上保证博士课题研究的深入和延续;出台了“博士创新性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办法”,专项资助博士生的创新课题研究;狠抓了学位论文质量,建立了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和集中答辩制度,确保了学位授予的高质量;[1] 实施了“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和奖励办法”,奖励和资助优秀论文的作者和导师;建立了研究生导师年度招生资格审核制度,对导师队伍实施动态管理。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主编并入选“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6部,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篇,入选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5篇,重庆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1篇,在全国医学研究生培养中产生了广泛影响。面向未来,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和军队研究生教育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加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大力实施创新教育,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创新激励机制,实现研究生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学校创建具有鲜明军队特色、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创新型医科大学做出更大贡献。【5·12抗震救灾】 14日11时40分8月,该校较后一批驻理县、汶川的医疗、防疫队顺利返校。至此,该校各卫勤分队在四川灾区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全部安全抵达学校。“5·12”汶川地震发生后,该校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先后派出8批23支523人的卫勤分队在德阳、映秀、汶川、理县、北川等重灾区开展医疗救治、心理救援和卫生防疫工作,共治伤(病)员22539人次,收治3373人,开展手术918台次,后送伤员1769人,牵头负责的理县安全无疫情,创下了全国多项*。为挽救灾区人民生命健康,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阶段性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当前,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安置受灾群众和恢复重建阶段,分队担负的任务已基本完 成,根据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日前签发《组织抗震救灾部队分期分批回撤》命令和中央军委命令要求,*批卫勤分队已于7月21日起组织回撤,留守的各卫勤分队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旺盛的斗志和顽强的作风,努力为灾区作贡献,赢得了灾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第三军医大学 西南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的队员正在运送伤员(见左图)。

    www.tmmu.edu.cn - 2021-02-17 - 收藏
  • 浦东干部学院

    浦东干部学院

    浦东干部学院 网站百科: 简介/*浦东干部学院 *浦东干部学院是中组部管理的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负责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同志任院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同志任*副院长,奚洁人同志任常务副院长。*浦东干部学院是对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军队干部进行改革开放意识、*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现代化建设知识和能力教育以及开展国际培训交流合作的*基地。胡锦涛同志为学院建成并正式开学发来贺信。江泽民同志为学院题写了校名。 位置和设施学院座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心腹地,占地面积619亩(含水面),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拥有行政中心、教学中心、会议中心、图书信息中心、文体中心、国际交流中心、餐饮中心,以及宿舍楼等15栋单体建筑。教学设施先进,可同时容纳862人在校培训。校园绿化率达79%,三面环水,景色怡人。 编制和部门学院编制400人,内设办公厅、教务部、培训部、教学研究部、科研部、对外交流与培训开发部、信息技术部、人力资源部8个部门。 重要作用在上海浦东这块激情四溢、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建设*浦东干部学院,是党中央从推进*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的建成,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重要基地,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培训理念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要求,本着“忠诚教育、能力培养、行为训练”的培训理念,*浦东干部学院将建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的基地、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本领的熔炉以及开展国际培训交流合作的窗口,在*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学术科研/*浦东干部学院 科研机构研究院:*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长江三角洲研究院、领导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浦东干部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截至2012年11月,工作站共招收博士后10名,出站2人,在站8人。 学术成果截止2012年6月,共承担各类研究课题300多项,其中*课题29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32项。出版着作116部,在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举办“长三角高层论坛”等学术论坛48次,其*际论坛15次。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5项,21篇研究报告被人民日报内参、新华社内参等转载。 学术期刊*浦东干部学院学报,*浦东干部学院主办的*人文社科类期刊(双月刊),是RCCSE*核心(扩展)学术期刊,*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0955,国内统一刊号为CN31-1998/C,2007年9月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2008年在全国政治行政学院学报中排第6位。学报设有本刊特稿、理论前沿、领导研究、国情研究、领导案例、学员论坛、海外来稿、学术动态等栏目。 组织机构/*浦东干部学院 办公厅协助院领导处理日常院务工作,协调行政事务;承担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承担会议组织及会议决定事项的督促检查工作;承担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审计、基建等工作;承担秘书、文档、保密和保卫工作。教务部承担教学工作的综合管理,拟定培训、教学、教材编写的规范、计划和学科建设规则;承担教学活动监督检查工作,负责教学质量的监督与评估;承担干部培训的政策研究、教学改革的实施和协调工作;承担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其他有关培训机构的协调工作。培训部承担学员培训的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学员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参与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承担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负责学员的日常管理及有关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对外交流与培训开发部承担与国(境)外培训机构的交流工作;联系落实自主招生、委托培养和国际合作的班次和学员。教学研究部承担党史、党建、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咨询工作;组织编写有关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承担案例教学的研究、征集、编写、推广工作;参与兼职教师的聘请工作。科研部负责学院科研工作的组织管理,拟定科研规划与计划,审定研究课题;负责科研经费管理;承担科研工作的评审和推广运用工作;承担院际以及有关单位科研协作的组织管理;编辑院刊及有关刊物。信息技术部负责学院图书馆、影视音像、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承担教学科研软件开发业务;承担教学、科研和办公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保障工作。人力资源部拟定和组织实施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组织专职教师业务考评和兼职教师筛选聘任工作;负责学院机构设置、编制管理,承担对学院各部门领导班子、院管干部和学院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工青妇等工作。 校园环境/*浦东干部学院 学院座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心腹地,采用法国安东尼·贝叙建筑设计公司的设计方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协助深化并完成施工设计,拥有行政中心、教学中心、会议中心、图书信息中心、文体中心、国际交流中心、餐饮中心,以及宿舍楼等15栋单体建筑,红色贯穿于校园主体楼群的巨型框架。其中,主楼既充满现代感又融合了传统元素、以明代书案和笔筒为意象,汇集了教学、行政管理、图书馆、体育、食堂等几乎除了“住”之外的所有功能。北部,主要为学员的生活休闲区,以大片的开放式草坪、绿茵和活动设施组成,而8幢宿舍楼宛如8本打开的书卷卧于院区人工湖的西北面。截止2014年12月,学院占地面积619亩(含水面),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绿化复盖面积达70%,三面环水,引白莲泾河水入校园形成人工湖,环境优美,景色怡人。 学院领导/*浦东干部学院 现任领导院 长:赵乐际*副院长:应勇常务副院长:冯俊副院长:王金定、郑金洲、熊云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刘靖北、张生新、宋今 历任领导 职务 姓名 担任时间 院长(President) 贺国强 2004.1~2007.11 李源潮 2007.11~2012.11 *副院长 (First Vice President) 王安顺 2003.6~2007.7 殷一璀 2007.7~2013.5 李希 2013.5~2014.7 常务副院长(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奚洁人 2003.6~2008.7 副院长(Vice President) 崔玉宝 2003.6~2010.6 陈伟利 2003.11~2010.6 成旦红 2010.6~2013.11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学院文化理念/*浦东干部学院 “忠诚是学院文化的核心,它表明了我们的政治立场、工作态度和人格品质;创造是学院文化的灵魂,它体现了我们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和能力目标;和谐是学院文化的气脉,它反映了学院工作机制的运行质量、我们创业团队的人际生态和学院与外部环境的融合程度;示范既是学院文化的价值使命,也是我们工作成效的社会评价指标。” 师资队伍/*浦东干部学院 坚持\"兼专结合、以兼为主\"的方针,以一流的标准选聘兼职教师。在选聘工作中,紧贴时代主题,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与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国内外重大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邀请各领域的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一线实践者、政府高层领导担任主讲。这些专家、领导既是各自领域的引领者,又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研究者、制定者、实践者,使学员能够及时了解并掌握中央的决策意图,深入理解把握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而创造性地推进工作。建院以来,学院先后聘请了1000多位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资深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来院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员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实践证明,按照中央对*浦东干部学院的办学要求,整合社会师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师资的作用,对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学院加大社会师资开发力度,抓紧建立社会师资库,明确准入条件,完善遴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为探索干部教育培训的社会师资制取得了良好成效。据不完全统计,至2011年底,来学院讲课的省部级以上领导达250余人次。其中包括习近平(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俞正声、李源潮、刘延东、韩正、成思危、许嘉璐、严隽琪、万钢、徐匡迪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包括罗志军、黄奇帆、叶小文、周小川、尚福林、刘明康、李荣融、朱之鑫、李景田、苏宁、朱民、郑新立、仇保兴等省部级领导;吴仁宝、郭明义、包起帆、张云泉等基层英模人物。此外,一大批资深专家学者成为我院兼职师资,比如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徐焰,国务院副秘书长江小涓、*社科院社会所所长李培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人民大学教授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等。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是学院社会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办院以来,共邀请了30多个国家地区的400余名政要、跨国公司高管、著名专家学者来学院参与教学活动。南非总统、非国大主席祖马,原英国首相布朗(时任英国财政大臣)、原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原新西兰副总理卡伦、原澳大利亚外长唐纳、原美国公共卫生和社会服务部长莱维特等都曾在任内来院授课或参加国际论坛。 学院标识/*浦东干部学院 学院标识名称为“人才树”,她从不同角度寓意了学院的办学方针、功能定位、办学理念和学院文化。具体说明如下:一、学院标识以 “人”字为基本元素,体现以人为本;三个“人”字意为学院办学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由三个“人”字组成形像“众”,寓意以坚持群众观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还可寓意“三人行必有我师”,体现学院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开放式办学的特点。二、从草书的角度上看像“走”字,意味着行动,学以致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实事求是”并体现学院重视行为训练和体验式现场教学的特色;走,意味着面向未来,紧跟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走,还意味着走出去,走向世界,体现国际性特征。三、以“人”为元素的树,意寓百年树人,体现学院培训人才的功能。“众”字代表培养众多的大批的人才。树形似雪松,象征其凌霜傲雪、坚忍不拔、志存高远的品质,寓意“艰苦奋斗”的精神;树是生命力的象征,寓意学院发展的勃勃生机。四、标识主色调采用红色,寓意忠诚,同时与学院主建筑相呼应。从外观上看像指引人前行的火炬,又象英文字母大写的“A”,体现了学院先进性特征和追求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办学目标,又寓意学院要在干部培训中争创一流,作出示范。学院标识的设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学院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要求,“忠诚教育、能力培养、行为训练”的办学理念,国际性、时代性、开放性的功能定位和办学目标较充分地表现出来。同时,在审美艺术效果上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便于识别,易于认同与传播。此外,标识的表现手法自然流畅,具有时代感和国际化特点。

    www.celap.org.cn - 2021-02-16 - 收藏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官网 网站百科: 历史沿革/西南医院 医院前身系国民政府中央医院,1929年建于南京,1941年迁至重庆,1950年正式命名,现为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 特色科室/西南医院 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0个(烧伤科、肝胆外科、感染病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骨科、胸心外科、整形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消化内科、眼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科),全军医学研究所7个(烧伤科、肝胆外科、感染病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病理科),全军医学专科、专病中心7个(骨科、眼科、普通外科、检验科、妇产科、心血管内科、康复理疗科),全军卫生信息基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组织工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 医护团队/西南医院 专业技术人员5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405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4名,“973”首席科学家4名,长江学者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博士生导师79名,硕士生导师166名。

    www.xnyy.cn - 2021-02-14 - 收藏
  • 灵璧县教育网

    灵璧县教育网

    灵璧县教育网_小学生作文、周记大全、日记大全、优秀作文、作文大全400字

    www.lingbixian.com - 2021-02-09 - 收藏
  • 温州教科研网

    温州教科研网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www.wzjky.net - 2021-02-04 - 收藏
  • 麻城教育网

    麻城教育网

    麻城教育招生网,麻城新闻网,麻城招生网,幼儿园招生,小学招生,初中招生,高中招生,师范招生,高校招生,高考招生,大学招生,麻城理工学校,麻城理工,麻城师范,麻城中专,麻城职中,麻城理工中等专业学校,麻城师范学校,麻城育才高中,麻城电大,麻城职业教育,麻城职教集团,麻城职业技术教育集团

    www.machengedu.cn - 2021-01-25 - 收藏
  • 青岛学前教育网

    青岛学前教育网

    青岛学前教育网 青岛幼教网 - 青岛市幼儿园门户网站,青岛学前教育信息发布平台|幼儿园综合管理平台,幼儿园智能管理,智慧幼儿园,智慧校园,家园共育平台

    www.qingdaobaby.com - 2021-01-23 - 收藏
  • 蟋蟀网

    蟋蟀网

    博学商学院十佳资源网站,名师讲座网,名师讲堂,一站集合十站资源,以高速讲座下载,在线观看名师讲座的移动商学院学习方式,提供的超高清名师讲座,企业个人学习资源。包括名师讲座,企业管理课程,生活百科,电脑教程,办公文档,精品资料,考研考试,网络创业资料,热卖虚拟货源,电商资源等。学习,生活,事业全方位提升的超大型学习平台,移动商学院,博学网为您生活添色彩

    yxdpg.com - 2021-01-01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