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364分类目录
当前位置:364分类目录 » 网站目录 » 网站百科 » 重庆政府

“重庆政府”网站目录

“重庆政府”网站目录

  • 重庆市公安局

    重庆市公安局

    重庆市公安局 网站百科: 内设机构/重庆市公安局 警令部办公室:负责文秘、机要通信、文电收发运转、档案管理、保密、保卫、史志编写和外事接待、组织新闻发布等工作。指挥中心:协助局领导指挥和处置重大突发性事件和暴力性重特大案件,指挥调动各警种投入紧急勤务,制定、完善和落实各种处置预案,受理“110”报警和局长公开电话,负责“110”社会联动群众求助事项的受理和对机关职能部门办理情况的督促和检查。信访处:负责按照公安部《公安机关受理控告申诉暂行规定》,受理公民控告、申诉;受理公民要求公安机关解决的户口、出入境、查死因、寻亲觅友、咨询政策等信访;收集反馈信访信息;承办上报机关、领导同志批示的大要信访案件,指导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信访工作,协调跨地区、跨部门信访案件的查处工作。研究室:负责全市公安中长期规划和重大理论问题的调研,起草市局重要文稿和局领导讲话文稿,负责公安统计、分析工作,指导基层公安机关的理论调研及开展警察学会等相关工作。警航办:负责公安警用直升飞机的日常运行与安全维护。 政治部负责指导人民警察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班子建设、队伍管理、业务技能训练、公安宣传工作;管理公安警衔工作;协助地方党委考核、推荐区、县公安局领导干部;组织开展立功创模、警察文体活动;负责全局的机构编制、人事、干部任免及离退休干部、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负责部分公安法制、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负责重庆市消防、边防、警卫等3个现役部门的日常管理协调工作。 纪委(重庆市监察局驻重庆市公安局监察室)负责公安系统的纪检、监察工作,检查公安系统党组织和党政领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情况,按分级管理原则,检查查处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的案件,受理党员和群众的控告和申诉,做好“保护”和“惩处”工作。 警务督察总队(民警维权办公室)负责按照《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对我市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等情况进行监督。 警保部负责组织分配、管理公安行政、业务经费及其他经费;负责全局固定资产的购置计划;全局会计人员的业务及会计电算培训,指导全局各单位财务制度建立健全,负责市局直属单位的后勤、基建以及其他警务保障工作;管理市局幼儿园。 审计处负责对市局直属单位,各分、县(自治县)局以及全局企业、事业单位、职业据点经费实施审计。 治安总队负责贯彻实施国家和市有关治安管理的法规,组织和指挥治安管理工作,包括治安案件查处、特种行业、公共复杂场所,枪支弹药、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指导治安防范专业队伍、群众组织建设和业务工作;指导全市治安拘留所的建设。 监所管理总队主要职能是:负责指导全市公安机关看守所、治安拘留所、强制戒毒所的监管工作和人员的监管、教育工作。 出入境管理总队(出入境管理局)管理外国人入出(国)境、居留、旅行和*公民出入(国)境事务,以及加入、退出*国籍和确认国籍的管理、指导、参与涉外案件、事件的处理;参与承办市对外开放地区的审核报批事宜。 禁毒总队承办全市禁毒工作;掌握全市毒情动态,负责毒品大要案件的侦破工作;开展禁吸戒毒、禁种铲毒,加强对可供制毒特殊化学品和麻醉药品的管理;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完成市禁毒委员会交办和市局部署的任务及各项禁毒措施的组织落实;负责禁毒工作情况的收集和分析研究等工作。 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总队负责打击经济领域的各种犯罪活动,承办和指导各类经济案件的侦破工作,指导各区县市公安机关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工作。 法制总队指导全市公安法制建设,组织起草公安法规、规章草案和规范性文件,指导、监督、检查公安机关执法情况;负责全市公安国家赔偿工作和全市公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和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审批工作;开展法制调研和警察法学研究,承办局领导和上级公安机关交办的其他执法监督任务;为各单位提供法制咨询。 科技通信处指导全市公安通讯业务,对全市公安系统无线通讯频率进行规划、使用、分配和管理,规划全市公安计算机网络;负责全市计算机病毒安全监察工作,规划、开发、协调和指导全市公安科学技术工作;归口对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实施技术监督;组织科研成果的鉴定、评审和公共科技情报的搜集、研究及学术交流;承担局机关有线、无线通讯业务和机要通信工作。 水警总队负责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水域和沿江地区的治安工作,依法组织和管理水域、码头的社会治安,维护水上交通安全,打击刑事犯罪。 特警总队负责处置劫机、劫船、劫持人质、重大*件、各种自然灾害抢险以及担负其他特殊任务等工作。 网络安全总队指导并组织实施公共信息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的安全保护工作;掌握信息网络违法犯罪动态,提供犯罪案件证据;研究拟定信息安全政策和技术规范;组织实施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工作。 公共交通治安管理分局负责对管辖范围内各类刑事犯罪案件的侦察工作;依法对管辖范围内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行为的治安案件进行查处,开展反扒工作,处置突发性案事件;负责对管辖范围内企业事业单位实施消防监督;指导、监督、检查公共交通系统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负责打击其它危害客运交通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对区分局承担的大型客运交通枢纽车站等重点地区的治安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对区、县公安机关开展公共交通安全保卫工作进行业务指导;依法对高速公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进行查处。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犯罪侦查总队(市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心),负责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伪劣商品犯罪案件、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侦办;收集、分析全市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情况,研究犯罪规律特点,提出对策;组织、指导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犯罪侦查部门开展侦查工作;应对行政执法部门的日常管理、备案活动;协调协查跨省、市以及涉外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 交通巡逻警察总队(交通管理局)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和公安部、市公安局有关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政策、法规、规章,起草公安交通管理法规、规章,部署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并指导、检查、监督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贯彻执行情况;依法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维护全市城乡道路交通秩序和公路治安秩序;组织、监督、指导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研究制定全市道路交通科研项目的立项、研究和应用;指导交通警察队伍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参与城市建设、道路交通和安全设施的规划。 刑警总队(刑事警察侦查局)组织协调全市重特大恶性案件、涉外案件、有组织犯罪案件、跨省、区、县(市)有影响的大要案件和流窜犯罪案件以及久侦未破的大要疑难案件的侦破;勘查特大案件现场及物证鉴定和疑难物证的复核鉴定,为各区、县(市)各级刑侦部门提供刑事技术、情报、刑嫌资料、信息等专门手段的服务;承办刑事警察队伍的执法办案和刑事技术培训。 国内安全保卫总队 反恐总队 环境保护总队 消防总队 边防总队 警卫局 青少年犯罪研究中心 重庆森林公安局 离退休干部处 技侦总队 重庆警察学院负责全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职培训、业务训练及开展警察学历教育等工作。 重庆警察博物馆由政治部代行管理。 领导班子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何挺 历任局长/重庆市公安局 直辖前刘明辉(1950.01——1954.10)于桑(1954.10——1955.02)岳林(1955.02——1958.08)刘佑东(1958.08——1967.01)李宪昌(1973.09——1979.03)牛星照(1979.04——1987.05)王文德(1987.05——1993.06)郭元立(1993.06——1997.04) 直辖后陈邦国(重庆直辖以后首任公安局长,1997.04——2001.07任重庆市公安局局长,历任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现已退休)朱明国(2001.06——2006.11任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现任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刘光磊(2006.11——2009.03任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现任重庆市政法委书记)*(2009.03——2009.07,重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2009.07——2011.05,重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兼武警重庆市总队*政委、党委*书记。2011.05——2012.01,重庆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何挺(2012.03——至今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市政法委副书记。重庆市公安局督察长(兼)。

    gaj.cq.gov.cn - 2022-06-26 - 收藏
  • 重庆市教委

    重庆市教委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网站百科: 主要职责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研究制定本市教育的发展战略、政策、规章,草拟地方教育法规,管理、指导教育执法监督工作;研究、决定本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宏观管理、指导全市教育工作。(二)编制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编制、上报、下达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招生计划,指导、监督教育规划、计划的实施,负责教育统计、信息工作。(三)统筹管理全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指导区县(自治县)和各部门的有关教育工作,直接管理市属高校、市直属中小学和教育事业单位,协调部委属在渝高等学校的有关工作。联系在渝军事院校。(四)统筹管理全市教育体制改革,指导、规划高中阶段以上学校的布局结构调整;审核审批高完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及其以上学校的设置、撤销、调整、停办、更名、合并;对各类学校的国有资产进行宏观管理,指导各类学校校舍、设施建设及教育技术装备和图书资料配备等工作。(五)统筹管理本部门教育经费,督促检查区县(自治县)对教育的财政拨款和教育税费的征收工作,参与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安排市属高校、直属单位的教育经费及其经费预算、决算工作。归口管理国内外对本市的教育援助。(六)主管全市的教师工作。管理、指导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学校干部、教师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七)宏观管理教育系统机构编制、工资福利和人事调配工作,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管理教职工的考核、职评和奖惩工作,指导本系统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人才培养、开发、引进、交流工作,管理市属高校和直属单位人事工作。(八)宏观管理、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国防教育等工作。(九)归口管理全市的学历教育。统筹管理大中专学校的招生、考试、学籍管理和高、中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统筹管理学位和研究生工作,规划、指导大学后继续教育;统筹管理地方学历教育;统筹管理高中以上有关学历证书和培训证书的发放。(十)归口管理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拟定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政策,负责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和就业指导工作。(十一)组织、指导全市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教材建设及教育科研、教研工作。(十二)组织、指导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课程建设。(十三)组织高校承担国家及本市重大科研项目,规划、指导教育系统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高新技术及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管理教育系统科研经费。(十四)归口管理全市教育系统的对外交流工作。负责教育国际合作、国际交流及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负责全市自费、公派留学人员的审核工作以及教育系统出国人员、留学人员、外援教师、来华留学人员、外籍文教专家和外籍教师等工作。指导本系统侨务工作。(十五)指导教育产业、勤工俭学、学校后勤改革和安全保卫工作。(十六)实施对区县(自治县)政府教育工作的“督政”和对各类学校的督导工作。(十七)管理、指导全市的语言文字工作,归口管理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十八)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 内设机构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办公室职能职责 负责机关党务、政务工作;负责文电、会务、机要、保密、档案、修志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以及政务公开等工作;负责重大决议事项的督查督办;承担教育系统及机关处室综合考核工作;负责机关信息化建设和指导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工作;管理教育系统社团工作。部门领导莫龙飞 (主 任)唐樵(副主任兼新闻中心主任)郑靖波(副主任)文像阳(副主任)政策法规处职能职责负责全局性教育决策研究,牵头起草教育地方性法规、规章,研究本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组织协调教育调研工作;拟订教育政策研究课题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承担有关教育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事务工作;办理教育行政许可事宜;指导教育系统普法教育工作;参与教育执法监督、检查工作。部门领导刘云生 (处长)郭冠仁 (副处长)发展规划处职能职责拟订全市教育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市属高校、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并实施监督;统筹协调高等、中等公办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负责全市教育基本信息统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审批高等、中等公办学校的设置调整事项;负责考核区县(自治县)政府的教育工作。部门领导姚友明 (处长)梁 杰 (副处长)组织干部处职能职责指导全市教育系统党的工作;负责市属高校和直属单位党建、党务工作;参与市属高校以及部属在渝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具体管理工作;负责高职高专副职及相应职级干部的管理;负责直属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机关副处以上领导干部的管理;牵头协调教育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办理高校、直属单位和机关领导干部及党员出国出境的政审工作;指导高校和直属单位统战工作。部门领导代远红  (处长)王茂良 黄伟 (副处长)纪检监察室监督检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及所属系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决议、决定、命令的情况。监督检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维护党的政治纪律、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勤政的情况;协助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领导班子组织协调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及所属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及所属系统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的案件及其他重要案件。受理对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及直属单位党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的检举、控告,在职权范围内受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及直属单位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不服处分的申诉。承办市纪委、市监察局交办的其他事项。人事处负责教育系统人事、人才工作;负责市属高校、直属单位和机关的机构编制、人事和社会保障工作;规划、指导中小学及中职学校校长队伍建设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负责组织实施教师资格制度;负责教育系统人员调配、职务评聘、考核晋级、表彰奖励及相关专家推荐工作;负责中小学特级教师、市级以上优秀教师评选;承办机关调研员及其以下非领导职务和一般行政职务干部的有关管理工作。财务处负责教育系统财务、审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负责教育经费管理;负责市属高校、直属单位及机关国有资产、预算决算、财务管理和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监督检查市属高校、直属单位、区县(自治县)招生经费的收支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学校有关收费标准;承担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牵头教育扶贫、救灾和学生资助工作;指导本系统校办产业和勤工俭学工作。基础教育处承担全市基础教育管理指导工作;拟订并指导实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指导基础教育改革工作;规划、指导基础教育教材建设工作;指导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盲工作;指导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工读教育;指导民族教育;指导中小学德育;负责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及学籍管理;管理直属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基础教育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承担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管理指导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相关教育教学政策;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建设工作;指导相关教育教学改革、基础能力、实训基地建设和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和水平考核工作;负责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及其学籍和学历证书管理;负责推进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结合;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机构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科学技术和学位研究生处承担高校自然科学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指导工作;指导、协调教育系统的科技工作、信息化建设以及有关版权、专利工作;指导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产学研”结合和科技创新工作;拟订高校科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负责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点和授权学科专业的相关工作;负责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管理工作;负责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籍的管理及学位授权点的检查评估;指导、协调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建设;承办市学位委员会的具体工作。高等教育处承担全市各类高等教育、部属在渝高校的有关统筹管理指导协调工作;指导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的相关工作;指导高校教材建设工作;负责本、专科专业的管理;拟订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标准、教学指导文件;负责教育教学基本条件管理;负责相关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和教育教学成果评选工作;负责高等职教、成人高教校外办学点管理;负责地方学历本、专科教育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工作。招生考试管理处拟订全市高等教育招生工作的相关规定;拟订有关高等教育招生工作的法规、规章并组织实施;执行国家和本市下达的招生来源计划并负责有关管理工作;负责全市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的招生划线和招生工作;负责组织重庆地区考生特殊类招生的具体工作;负责指导、检查本地区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参与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负责监督、管理全市高、中等教育入学考试工作。民办教育管理处承担各级各类民办教育管理指导工作;牵头高、中等学历教育民办学校(含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设置调整审批工作及管理、监督工作;指导区县(自治县)对民办学校办学活动的管理与监督;指导、协调有关民办教育的法人登记、中介服务等工作。师范教育处承担中等师范教育和幼儿园、中小学、中职学校教师培训及继续教育管理指导工作;拟订并指导实施中小学、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指导幼儿园、中小学、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师德师风建设;牵头支教工作;指导教育学院、中等师范学校、教师进修院校的布局调整、改革、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管理中小学教师培训证书发放工作。督导室负责教育督导工作;负责对区县(自治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进行督导;组织对全市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督导评估和检查验收;发布重庆市教育督导报告;组织开展全市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监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处指导教育系统宣传工作;承担高校宣传工作及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指导工作;负责高校学生与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规划、指导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指导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规划、指导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导、协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管理教育系统报刊、出版工作。学生处负责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和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教育、学生学籍管理和学历证书审核工作;参与高等教育招生工作;负责大中专毕业生和研究生就业管理及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牵头处理学生申诉工作;协助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大学生勤工助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管理高校助学金、奖学金、学生奖惩工作,参与管理高校贷学金工作。安全稳定办公室统筹管理和指导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负责市属高校、直属单位安全稳定工作;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处置教育系统突发事件;指导教育系统建立健全学生意外伤害保障机制和学校安全防范体系;负责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宣传教育;牵头校园及其周边综合整治工作;负责教育系统安全稳定的督查和考核评估;负责教育系统信访工作;负责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基建后勤处编制市属高校、直属单位基建投资计划,负责市属高校、直属单位基建的相关工作;参与国家和市政府下达的基建项目的安排与管理;指导教育系统学校基建和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指导、协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保障和后勤产业发展工作;指导市级重点中学和其他高中阶段学校的后勤改革;负责教育系统节能减排工作。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处承担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管理指导工作;指导学校健康教育、卫生保健和防疫工作;组织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指导学校艺术教育和课外文娱艺术活动;组织、管理市级学生体育运动竞赛和艺术比赛;负责组队参加市级以上各类体育竞赛和艺术活动;指导学校体育卫生艺术设施建设及器具配置;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学校国防教育和军训工作。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全市语言文字工作;组织实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法规;拟订相关语言文字工作规范性文件;监督检查语言文字的应用情况;推进语言文字改革、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工作;组织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负责普通话培训、测试和发证工作;负责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工作;协助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承担教育系统及有关部门和学校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负责公派留学人员、教育系统因公出国(境)人员和来华留学人员、来渝外籍文教专家及教师的各项管理工作;负责中外合作办学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对聘请外教学校及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进行资格审查;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承办海外人才工作及引智工作;开展同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工作;负责举办国际教育展览的审批;负责侨务工作。离退休人员工作处负责委机关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离退休人员工作。贯彻执行有关离退休工作的政策和规定;组织离退休人员的集体活动;了解反映离退休干部的情况;负责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协调老年社团、机构,做好离退休工作,配合关工委开展工作。机关党群办公室负责机关党群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群团工作。负责机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定机关党委和党支部学习计划、学习制度;牵头开展机关党员教育活动;负责机关精神文明建设;负责机关纪检工作;牵头机关作风建设工作;配合组织、人事部门,对机关有关行政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和民主评议;负责机关工会、妇委会和共青团工作。新闻中心拟订对外新闻宣传总体规划和计划;负责全市教育对内对外新闻发布工作;负责教育电视台重庆站工作;负责《*教育报》重庆记者站组稿工作和《重庆教育信息》的编辑工作,编写《舆情简报》;负责对高校、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新闻发言人、新闻中心(新闻办)人员的培训工作;协调委机关处室和指导高校、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对外新闻宣传工作。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负责委机关后勤事务的保障和服务工作;负责采购和管理委机关资产;负责委机关公务车辆管理;负责委机关办公场所保洁、绿化和水、电、气、电话等公用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负责临时工的聘用和管理;负责委机关食堂的管理;负责委机关重大活动、会议和公务接待的后勤服务和保障工作;负责机关的安全防范工作;负责统筹有关运营性工作。 直属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重庆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重庆市教育建筑规划设计院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重庆市教师奖励基金会重庆教育企业公司重庆教育管理学校 领导信息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舒立春: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 ?覃正杰: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时琳琳: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纪委驻市教委纪检组组长邓 睿: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邱 可: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帅 逊: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巡视员、机关党委书记黄腾蛟: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考试院党组书记、院长邓沁泉: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专职督学郭小萍: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总会计师李源田:市教委副巡视员 ? 办公地址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江北区华新街街道北滨一路369号

    jw.cq.gov.cn - 2022-05-10 - 收藏
  • 大足区

    大足区

    重庆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网址:.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利用政府的设备、网络和信息等资源整合建设而成。围绕重庆概况、政务公开、全渝通办、招商引资、问政咨询的网站功能定位。 网站百科: 简介/大足区 大足区位于重庆西南部,西北与四川省安岳县接壤,在重庆境内,由西南到北部,依次与荣昌县、永川区、铜梁县、潼南县接壤。大足被评为*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区、全国人居范例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区、*优秀旅游城区、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古号\"海棠香国\", 幅员面积1436平方千米,辖3个街道办事处与24个镇,总人口1017273人(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鱼米之乡\"和\"鲤鱼灯舞之乡\"。大足区属四川盆地丘陵地区,呈\"六丘三山一分坝\"特点,区东南部为低山,*海拔934米,中部为浅丘带坝,西部为深丘,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20度,无霜期323天,平均降雨量1004毫米,年度平均日照1279小时,有效积温6133度,人均水资源约600立方米。全区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111座,可蓄水1.5亿立方米,山坪塘3132口,石堰693道,电灌站445处,农机总动力38万千瓦。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秀美,全区耕地面积63.73万亩,其中田50.85万亩,土13.48万亩,农村人均耕地0.82亩。农作物宜种性广,主要有:水稻、小麦、红苕、玉米、小春杂粮和杂豆。 历史沿革/大足区 大足县始建于唐肃宗干元元年(公元758年),取\"大丰大足\"之意而得名;又因\"有海棠而独香\"的传说,故有\"海棠香国\"的美名。初唐为普州隆康(普康)县地。唐肃宗干元元年(758),左拾遗李鼎祚向朝廷提出奏请,以\"山川阔远,请割泸、普、渝、合、资、荣等六州界置昌州\"(见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次年正月,唐肃宗李亨接受奏请,正式批准从泸州、普州、渝州、合州、荣州、资州(见王象之《舆地纪胜》的认定)划出部分地\"分置昌州\",同时分置昌元、静南、大足三县,隶昌州(见《旧唐书》、《新唐书》中的《地理志》),双桥境域属静南县。唐大历六年(771),战乱不已,无法成治,州、县均废置,其辖地归还故属。大历十年(775),西川节度使崔宁奏准唐朝廷,于是年五月复置原州、县,\"以镇夷獠\"。次年,析壁山(今璧山)、泸州地置永川县,隶昌州。州治迁静南县,辖静南、昌元、大足、永川四县。唐景福元年(892),撤静南县,所属县地分别并入其余三县,双桥境域归属大足县。唐宋时期,大足基层政区均为乡里,因其所载不详,双桥境域属何乡里无从查考。元代县以下为村社制,时大足省并铜梁,详情失考。明清时期,属大足县汶水里。唐末至宋末,为昌州府和潼川府治地。明洪武十年改属重庆府。唐末昌州刺史、静南军大使韦君靖在龙岗山开建永昌寨,开创北山石刻。一说因县之宝顶山有巨人足迹而得名。元至元十七年(1290)并入合州,明洪武四年(1371)复置。清康熙元年(1662)并入荣昌县,雍正六年(1728)复置大足县。南宋名匠赵智凤在宝顶山用毕生精力建造宝顶山石刻。元顺帝至元3年(公元1337年)韩法师起义,称\"南朝赵王\"。明嘉靖44年(公元1565年)蔡伯贯起义,建国号\"大唐\",号\"大宝\"。清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称帝,国号周,\"全川悉陷\"。康熙十七年至十九年间,双桥境域为吴三桂占据。据说,原双路乡二郎塘燕子岩煤窑平洞尾部刻有开凿年代\"洪化\"二字,\"洪化\"乃吴三桂之孙吴世璠年号。清光绪年间,余栋臣三打教堂,两次起义反洋教。清宣统3年(公元1911年)张桂山组织保路同志军进县城,宣告大足独立,并攻克富顺,被推为富顺都督。1928年2月,中国共产党大足县支部成立。清末民(国)初属重庆府、川东道。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49年12月13日大足解放。解放后,先后隶川东行璧山专区、四川省江津专区、永川地区。1983年永川地区撤销隶属重庆市。2010年,大足县面积1399平方千米,年末户籍总9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0万人。辖2个街道办事处、22个镇、2个乡,48个居委会、494个村委会辖龙岗街道、棠香街道、龙水镇、万古镇、宝顶镇、中敖镇、三驱镇、宝兴镇、玉龙镇、石马镇、拾万镇、回龙镇、金山镇、智凤镇、国梁镇、雍溪镇、珠溪镇、龙石镇、邮亭镇、铁山镇、高升镇、季家镇、古龙乡、高坪乡。县府驻龙岗街道。双桥秦以前属巴国,秦属巴郡,汉属益州巴郡垫江县(今合川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后为益州、荆州、楚州巴郡垫江县、宕渠县(今合川区)、合州垫江郡石境县(今合川区)地。北周时期,为普安郡永康县(今安岳)地。隋代为资阳郡隆康县(今安岳)地。1974年2月,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在向国务院呈报《关于建立大足汽车制造厂行政区由重庆市直辖的请示报告》中,建议将大足县双路公社和元通公社的青春、天星、白鹤、天桥及土桥公社的茅店、新民等6个生产大队划归新置之行政区,由重庆市直辖。双路公社建制及社名不变。另外6个大队组建为通桥公社(取元通、土桥公社社名各一字而成),并从双路、通桥两公社首尾各取一字,以\"双桥\"二字作为新置行政区名。197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从大足县划出置双桥区,隶四川省重庆市。1997年重庆市建制为直辖市后,仍隶重庆市,至2011年10月27日下午,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撤销。2011年10月27日下午,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綦江区、大足区有关问题的决定(草案)》。会议决定设立綦江区和大足区,由此重庆行政区划的40个区县(自治县)将调整为38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于同意重庆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1】129号),撤销万盛区和綦江县,设立綦江区,撤销双桥区和大足县,设立大足区。会议还决定设立綦江区人民代表大会和大足区人民代表大会。据了解,重庆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綦江区所辖行政区域内2010年底的户籍人口数为1213770人,大足区所辖行政区域内2010年底的户籍人口数为1017273人。2011年12月25日,重庆市大足区正式挂牌成立,原大足县和双桥区撤销。新成立的大足区将有望建成成渝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成为渝西川东地区交通枢纽和区域性物流、商贸、金融中心。 行政区划/大足区 至2014年底,大足区辖辖6个街道、21个镇,棠香街道、龙岗街道、龙滩子街道、双路街道、通桥街道、智凤街道、龙水镇、邮亭镇、宝顶镇、万古镇、珠溪镇、中敖镇、三驱镇、石马镇、雍溪镇、玉龙镇、宝兴镇、拾万镇、铁山镇、回龙镇、国梁镇、金山镇、高升镇、季家镇、龙石镇、高坪镇、古龙镇。 地理环境/大足区 位置境域大足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部,地处重庆丘陵与平行岭谷交接地带。介于东经105 °29′~106 °02′,北纬29°24′~29°52′之间。东邻铜梁,北与潼南接壤;南与永川、荣昌毗邻,西连四川安岳,双桥经开区在县境南端。 地质地貌大足区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沉积带重庆沉降褶带。境内出露地层为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总厚度374~1750米,其外有新生界第四系河岸堆积物。地势略呈倒置三角形,东南边缘和西北部高、中部和东北部为广后地带略低而宽缓,馒头状孤丘广布,海拨高度270—900余米,总的地貌特征“三山六丘一分坝”。 气候特征大足区,属重庆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空气湿度大,日照偏少,无霜期长,春季冷空气频繁,盛夏伏旱较多,初夏和秋季多绵雨,冬季霜雪较少。同时,具有春早、夏长、秋短、冬迟的特点。 自然资源/大足区 土地资源大足全区土地资源1436平方千米,折合为215.4万亩,人均占有土地2.15亩,低于全国人均8.7亩的水平。属人多地少,垦殖系数高,后备资源不足的区。垦殖系数为32.6%,耕地面积为68万亩,土质较好,99%的土壤为水稻土、紫色土。全区森林复盖已达29.2%,成片林16482.7公顷,活立木蓄积量608691立方米,林相结构由单一的用材林向经济林、防护林等多元结构发展,为市级基本绿化达标区。 水利资源大足地处涪、沱两江的分水岭。主要河流有濑溪河、窟窿河、怀远河,干流总长度148.8千米,加上290多条小溪河,总长度超过1000千米,是典型的溪涧型水分和水资源贫乏区,积水全靠人工拦蓄,全区水利资源藏量为14083万立方米,平均每年水资源总量为5661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4179万立方米,水库主要有玉滩水库、上游水库、化龙水库、胜天湖水库和龙水湖等。 矿产资源大足全区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锶矿、煤炭、天然气、页岩、石灰岩、石英砂岩、陶瓷粘土等21种,开发较好有煤和锶矿,已探明煤的储量为2830万吨,为全国100个产煤大县区之一。锶矿属稀有金属,由天青石和菱酸锶组成,品位较高,*达90%,探明储量为46.6万吨(资料显示,实际储量约400万吨位),天然气储量为1亿立方米。 旅游资源大足区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人文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森林公园-玉龙山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名胜区-龙水湖景区、黄花岗72烈士之一的饶国梁故居国梁白鹭自然保护区、白椤桫园、龙水湖温泉等一大批人文景观。是全国首批甲级旅游开放县,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线的起点,先后荣获中国人居范例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示范景区、首批AAAAA景区,重庆市*旅游景区等殊荣。 人口民族/大足区 人口2013年,重庆市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大足区常住人口为74.43万人。 民族大足人以汉族为主体,少数民族约有1200人。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等40个民族。 经济/大足区 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98433万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产业实现增加值364297万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92091万元,比上年增长1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42015万元,比上年增长8.9%。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1.0:60.4:28.6,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4、8.3和2.7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3%、73%和23.7%。 *产业2014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8321万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种植业产值330126万元,比上年增长8.4%;畜牧业产值154104万元,比上年增长0.1%。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4518公顷,比上年增长0.1%;油料种植面积17325公顷,比上年增长3.7%;蔬菜种植面积16857公顷,比上年增长1%。全年粮食总产量43.2万吨,比上年下降0.6%。蔬菜产33.1万吨,比上年增5.6%。油料产量4.1万吨,比上年增长7%。肉类总产量6.5万吨,比上年增长1.9%。 第二产业2014年工业增加值1704431万元,比上年增长13%。规模工业总产值4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7%;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3%。规模工业企业户数达到302户;工业品产销率为98.7%,比上年上下降了0.1个百分点。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04.2%,比上年减少16.7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39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总资产贡献率为28.2%,比上年减少3.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99294元/人,比上年增长0.8%。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87660万元,比上年增长20.7%。建筑业总产值8694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3%。 第三产业201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7096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批发零售业721135万元,比上年增长14.8%;餐饮业175961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7923万元,同比增长11.1%。其中:邮政业务总收入6151万元,同比增长9.2%;电信业务总收入9501万元,同比增长9.5%。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5万户,网络宽带接入用户7.2万户。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08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4%,旅游总收入达到348613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04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5%;接待海外游客44.5万人,比上年增长6.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2692525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8.9%,其中:单位存款81867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2.9%;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73853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0%。本外币贷款余额1927400万元,比上年末增长37.1%。 社会事业/大足区 城建2014年底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7.05平方公里(不含龙水、双桥地区)。城区绿化复盖面积6.6平方公里,城区绿化复盖率达到44.9%,园林绿地面积6.11平方公里,公共绿地面积0.4平方公里,公园面积0.13平方公里。 教育2014年全区共有学校487所,其中普通中学30所,小学176所。全区普通中小学校共招生36587人,在校学生149956人,毕业生25369人。大足区主要学校有:重庆电信职业学院、大足中学、双桥中学、龙岗中学、大足区实验小学等。 文化至2014年末,全区拥有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文化馆2个。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22.5万册。有线电视用户达126059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74385户。 卫生2014年末拥有卫生机构3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9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3958张,卫生技术人员282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36人,注册护师、护士1132人。大足区主要医疗机构有:大足区人民医院、双桥经开区人民医院、大足区第二人民医院、大足区中医院、大足区妇幼保健院、大足区精神卫生中心等。 科学技术全年科学事业支出5604万元,比上年增长30.7%。获得国家专利授权38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09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66件。 交通/大足区 公路至2012年底,大足区公路里程达2366.197公里。其中,省、县、乡、村公路分别为156.382、264.339、259.198、1675.478公里,农村公路达到1636公里。高速公路:渝昆高速公路为国家高速公路G85银昆高速公路的一段,在大足区境内有5.3公里;渝蓉高速公路在大足区境内有43.8公里,设有大足东互通、大足西互通、三驱互通及大足服务区。另有省道108渝隆路、省道205潼泸路、省道309合内路、省道310铜荣路等高等级公路通过大足区境内。 铁路至2013年底,大足区境内已通车铁路为成渝铁路设有大足站,在建铁路有成渝高铁也将在此设大足南站。 航空大足紧邻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通过渝蓉高速公路可直达机场。 文化艺术/大足区 石刻文化大足石刻始于初唐,盛于两宋,形成两个造像高潮、两个中心地带(一是晚唐五代的北山造像;一是宋代的宝顶山造像),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杰作。中敖火龙中敖火龙起源于大足区中敖镇的舞龙、烧龙习俗。火龙长20余米,多用竹篾扎架,麻线系头,彩纸和丝绸裱糊。1999年,中央电视台《中国一绝》栏目曾到大足专题拍摄。万古鲤鱼灯舞万古鲤鱼灯舞源于清代,曾参加全国民间舞蹈汇演并获得一等奖,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大足区 大足区的普通中等教育比较出名的学校有大足中学,城南中学等。大足的职业教育学校主要是大足县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是经国家教育部认定的一所公办*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于2008年正式成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办学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学校艰苦创业,快速崛起,在市内外有良好声誉。学校占地200亩,有70个教学班,在校生3500余人,在编正式教职工206人,专任教师191人,中高级职称98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65%。 学校教学设施、设备一流,拥有功能齐全的图书馆和管理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拥有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组装维修、计算机软件、应用电子技术、制冷、电子、电工、车工、钳工、焊工、数控、餐饮、客房、形体、服装、画室等二十多个实习实训场地,开设有计算机类、电子类、机械类、综合类四类二十二个专业。学校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布局调整规划,依托大足县建设\"国际旅游胜地、五金重镇、现代农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的总体构想,将旅游服务管理、机电技术、电子、计算机应用专业打适成省级示范专业,将石刻石雕工艺艺术、广告设计与室内装璜专业办成*地方特色的专业。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发展型、创新型合格职高毕业生,以期达到学生就业后\"理论够用、技术管用、特长好用、吃苦耐劳\"的目标。 旅游/大足区 大足美景(4张)大足区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人文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森林公园-玉龙山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名胜区-龙水湖景区、黄花岗72烈士之一的饶国梁故居国梁白鹭自然保护区、白椤桫园、龙水湖温泉等一大批人文景观。是全国首批甲级旅游开放县,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线的起点,先后荣获中国人居范例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示范景区、首批AAAAA景区,重庆市*旅游景区等殊荣。大足石刻代表着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较后一座丰碑和巅峰之作,其蕴含的\"神的居所、人的庙堂\"的深邃人文主义和民本思想比欧洲文艺复兴早整整400年,曾在历史上尖锐对抗的中国传统三大主流思想儒、释、道在这里和谐会融,也给当今教义纷争的世界以深深的启迪。 人口/大足区 大足区所辖行政区域内2010年底的户籍人口数为1017273人。 著名人物/大足区 大足县文化底蕴丰厚,人杰地灵,民风剽悍,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历史著名人物。如大足石刻之父赵智凤、神采飞扬地挥笔留下\"海棠香国\"宋朝太师张颜、南宋着《六经图》中之《十五国风地理之图》的杨甲、元顺帝至元3年(公元1337年)起义,称\"南朝赵王\"的韩法师、明嘉靖44年(公元1565年)起义,建国号\"大唐\",号\"大宝\"的蔡伯贯、清代光绪年间,三打教堂,两次起义反洋教的余栋臣、清代宣统3年(公元1911年)组织保路同志军进县城,宣告大足独立,并攻克富顺,被推为富顺都督的张桂山、反清革命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饶国梁、八路军办事处115师留守处任民运科长刘瞻、抗日英雄,新四军五师四十一团营长刘树全、抗日英雄龙子玲,刘诚模,吴天纵,杨明显、周恩来警卫排长郑英才、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唐赤英(红三军代政委)、\"实业救国\"的女爱国人士饶国模、着《文心雕龙校注》的著名国学大师杨明照、胸外科专家,重庆市医学会常务理事,少将军衔的蒋耀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方滨生、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美术干部王以时、原内蒙古大学校长,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于北辰、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重庆市教委主任彭智勇、重庆市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蓝庆华、北京大学基建工程部部长莫元彬、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情报学),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西南大学情报学、图书馆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的负责人,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专业委员,重庆市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理事邓小昭教授等。据青年远征军陆军第201师第602团团史记载,参加远征军的大足青年共107名抗日战争期间,大足赴前线作战将士共计27137名,若以1939年3月全县总人口391153计算,占6.94%。据史料记载,为国阵亡765人。 在捐献方面,仅以抗日战争艰苦的1940年计,大足县就征购粮食11.9万余市石,解交军粮谷5979.90市石,提前4个月完成任务,为全省*;还捐款22.5万元,认购飞机一架(实值20万元),完成派债任务70万余银元。 在工役方面,1937年培修成渝公路,大足出民工5万余人次,夜以继日,奋战50天计250万个工日,提前完成任务;两次修建白市驿飞机场,大足出工281048个工日,中共云路支部书记赵庆提担任中队长,也提前完成任务;1942年,修建登云机场。在实业方面,龙水20年代手工所造夹板枪若干,亦运往前线补充军需。抗战期间,大足实业界奋力兴办实业,所产生铁三分之二运重庆兵工厂制造枪炮。龙水本一号周子雨协助重庆夏公茂商号陈樵生兄弟,在玉龙开办十字镐分厂,数年生产十字镐20万余把,支援抗日前线。龙水铁器业创制\"国货牌小刀\"\"金忠牌洋刀\"等名牌产品,抵制日货。商界同仇敌忾,不销售日货。 名优特产/大足区 龙水五金龙水五金起源可溯至晚唐,随着凿石造像运动得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龙水五金一度与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刀剪齐名。宝顶冬尖宝顶冬尖始创于清光绪六年,以重庆所产冬菜为原料,经独特的传统工艺加工,陈年坛贮而成。笛女酒大足笛女酒采用传统工艺,以糯高粱、玉米、大米、小麦等为原料,加入泉水配制而成。大足竹编大足竹编花色繁多,工艺精湛,常见竹编制品有青席、黄席、斗席、竹篮、竹桌、竹床、竹帘、笔筒、蒸笼、锅盖等类别,每一类别还分多种规格和花色。 风景名胜/大足区 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有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余万字,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代表着公元九至十三世纪长达400年历史里人类石窟艺术的*水平,是世界石窟艺术历史上较后的丰碑,1999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龙水湖龙水湖位于大足区南部的巴岳山麓,水域面积5600多亩,常年蓄水1500多万方。2004年7月列入第四批国家水利风景区。玉龙山玉龙山位于大足区玉龙镇,有桫椤树群、云台寺、三清古洞等景观,2004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饶国梁纪念馆饶国梁纪念馆始建于1929年,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为中西合璧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展览由基本陈列、书法作品陈列、实物场景展示及多媒体展示4大部分组成。

    www.cqdz.gov.cn - 2021-07-06 - 收藏
  • 巴南区

    巴南区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 网站百科: 历史沿革/巴南区 西周至战国,属巴国地。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隶于巴郡。南北朝,南齐永明五年(487年),改江州县为垫江县;北周武成三年(561年)又改垫江县为巴县,并废枳县入于巴县,属楚州巴郡。隋代,属渝州巴郡。唐朝,属渝州南平郡。宋代,先后属渝州、恭州、重庆府。元朝,属重庆路。明清时期,属重庆府。民国初期,由重庆蜀军政府直辖;民国2年(1912年)属川东道(后改为东川道);民国17年(1928年)属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川东区巴县专区,后属璧山专区,1951年1月改属重庆市,1953年2月划属四川省江津专区,1958年11月重新隶属于重庆市。1994年12月,撤县设区,为重庆市辖近郊城市区。 地理环境/巴南区 位置境域巴南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南部,跨东经106°26’2\'\'-106°59’53″、北纬29°7’44\"-29°45’43\"之间,东西最宽处51公里,南北最长处71公里,幅员面积1825平方公里,东与涪陵区、南川区接壤,南与綦江区相连,西与江津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毗邻,北与南岸区、江北区、渝北区、长寿区交界。 地质地貌巴南区地处长江南岸丘陵地带,地质地貌形态多样。从西向东形成有石马向斜、南温泉背斜、樵坪向斜、龙岗向斜、石油沟背斜、明月峡背斜、太和向斜、姜家背斜、清和向斜、丰盛背斜10个向斜和背斜。区境内出露的地层多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第四纪3个纪14个组(层)。境中地势南高北低,起伏甚大,北部边缘的麻柳嘴镇华光村冉家湾海拔154米,为区的*点,东南边境的石滩镇方斗山海拔1132.60米,为*点。海拔500-1000米之间为低山地貌,依其构造分为背斜低山和向斜低山,境内除少数海拔高的山头外,一般均为1000米以下的低山,有云篆山、燕尾山脉、樵坪山、白庙子山、天井坪山脉、桃子荡山脉、茶坪山脉、丰盛山脉、石油沟山脉、太公山山脉、石岭岗山脉11座山和山脉。海拔200-500米之间为丘陵地貌,广泛分布于境内各个向、背斜问,分为低丘、中丘和高丘3类。海拔200米以下为河谷地貌,除河床外,其地貌组合主要有江心岛与沙洲、湿地和河漫滩3种类型。 气候特征巴南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早秋迟,夏热冬暖,初夏有梅雨,盛夏多伏旱,秋季有绵雨,冬季多云雾,霜雪甚少,无霜期长,日照少,风力小,湿度大。年日均气温18.7℃,极值气温-1℃-40.8℃;总降水量1000-1200毫米,主要集中在5-7月;雾期60-90天,日照1100-1300小时;无霜期在300天以上。 河流水系巴南区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主要有五布河、花溪河、一品河、鱼溪河、双河、鱼藏溪、黄溪河、孝子河等河流,流域面积1702.24平方公里,其中五布河流域最广,由干流和芦沟、鸦溪河、二圣河3条支流组成,流经接龙、姜家、东泉、木洞等镇,在木洞镇汇入长江,流域面积774.03平方公里,总长337.65公里。 自然资源/巴南区 矿产资源巴南区矿产资源达16种,主要有原煤、铁矿、石油、天然气、页岩、石灰石、白云石、石英砂、钾土、砂金、地热水等。矿产资源特点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较少,非金属矿产中的石灰岩、砖瓦用页岩资源丰富。有小型煤矿6处;铁矿有7处,其中接龙场铁矿储量为3314.4万吨;石灰岩矿山109个,储量172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巴南区有植物近4000种,其中属国家保护植物有50余种,如水杉、银杉、红豆杉、穗花杉、木荷等。巴南区有动物资源,除畜、禽、鱼等养殖品种外,常见的野生兽类有狐狸、林麝、獐子、松鼠、兔子、穿山甲、野猪等;鸟类有鸬鹚、苍鹭、白鹭、绿翅鸭、长尾雉、猫头鹰、金鸡、斑鸠、化眉、喜鹊、乌鸦、麻雀等;还有大量水生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其中,属国家保护的二级动物有白鹭、猫头鹰、穿山甲等。三级保护的动物有林麝、獐子、金鸡等。 水能资源巴南区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10.56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1.05亿立方米,长江过境水流1.70亿立方米。(以上资料,数据截至于2013年) 行政区划/巴南区 截止到2013年底,巴南区有8个街道、14个镇:鱼洞街道、李家沱街道、龙洲湾街道、花溪街道、南泉街道、一品街道、南彭街道、惠民街道、界石镇、木洞镇、双河口镇、麻柳嘴镇、丰盛镇、二圣镇、东泉镇、姜家镇、天星寺镇、接龙镇、石滩镇、石龙镇、跳石镇、安澜镇。 人口民族/巴南区 人口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巴南区常住人口为918692人。巴南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473539人,占总人口的51.54%;女性为445153人,占总人口的48.4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38。0-14岁的人口为108209人,占总人口的11.78%;15-64岁的人口为690884人,占总人口的75.20%;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9599人,占总人口的13.02%。 民族截止到2000年末,巴南区境内有40个少数民族,主要为苗族、回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人口为2547人,占巴南区总人口的0.29%。 经济/巴南区 综述2012年,巴南区地区生产总值为420.8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产业实现增加值37.9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4.7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8.2亿元,增长13.7%。三次产业比例为9:51:40。 *产业2012年,巴南区*产业总产值55.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369955万元,林业产值7607万元,牧业产值137644万元,渔业产值28478万元。粮食总产量36万吨,同比下降0.2%;油料总产量2081吨,和2011年持平;蔬菜产量545604吨,同比增长7.6%;茶叶产量3646吨,同比增长2.4%;水果产量36383吨,同比增长5.0%;肉类总产量50118吨,同比增长1.7%。 第二产业2012年,巴南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71.2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工业总产值581.2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区属及以下工业总产值379.2亿元,同比增长14.3%。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37.52亿元,同比增长16.6%;实现增加值43.4亿元,同比增长21.0%。2012年房屋施工面积119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2%;房屋竣工面积16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3%。 第三产业2012年,巴南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8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总额436.9亿元,同比增长28.8%;住宿餐饮业营业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19.9%。接待游客1193万人次,同比增长92.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8亿元,同比增长42.1%。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9674万元,同比增长8.5%。至2012年末,巴南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20.52亿元,增长20.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1.1亿元,增长18.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62.6亿元,增长16.9%。 社会事业/巴南区 科技2012年,巴南区培育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3家,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90项,获国家创新基金项目5项,获市高新技术产品56项、重点新产品42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的2项。组织申报专利1945件、专利授权1072件。 文化2012年,巴南区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00余场;新创作文艺精品100余件,获市以上奖项累计30余件。培育扶持鱼洞乱针绣、一品河情歌、麻柳荷叶等镇街特色文化品牌16个。新建街道文化中心4个、影剧会堂2个、社区书屋30个。安装直播卫星设备累计近3万套。 教育2012年,巴南区新改扩建镇街中心幼儿园7所,建成天星寺、安澜、石滩、惠民中心幼儿园。新建小区幼儿园3所,新建村(社区)幼儿园2所,新办民办幼儿园4所。建成南温泉小学、宗申小学,整合了30所学校建立起鱼洞二小、四小、大江小学等教育集团14个。市级重点中学增加到3所。建成*实训基地2个、各级各类“校企合作型”实训基地158个。巴南区主要学校有: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重庆民族专修学院、重庆市三十四中、巴南职业高级中学等。 卫生2012年,巴南区有医疗卫生机构40个,其中,医院35家、卫生监督所1家、卫生疾控防治中心1家、妇女保健机构1家、中等护士学校1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1家。共有病床4296张,卫生机构人员数5391人,卫生技术人员4578,其中:医生1642人,其他技术人员172人。 交通/巴南区 公路巴南区境内主要交通干线有渝黔高速公路、上界高速公路、渝沙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国道210线、省道渝道(真)路、渝合(江)路、渝巴(东)路等。截止到2012年底,巴南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70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737公里(县道及以上公路里程)。 水路截止到2012年底,巴南区境内河流通航里程93公里。其中:长江56公里,箭滩河16公里,五布河18公里,花溪河3公里。主要码头有鱼洞码头、木洞码头、麻柳码头、袁家湾码头、佛耳岩码头。 轨道重庆轨道3号线始发鱼洞,经花溪、南坪、菜园坝、两路口、牛角沱、观音桥、红旗河沟、新牌坊、龙头寺等地,该线路横跨巴南、南岸、渝中、江北、渝北五区,并与江北机场、两个火车站(重庆站和重庆北站)、四个长途汽车站(南坪、菜园坝、红旗河沟和龙头寺客站)对接。重庆轨道2号线南延伸段将新增天堂堡站、建桥、金家湾、刘家坝、大江、鱼洞等7个站,终点设在鱼洞站与三号线换乘,该线路横跨巴南、大渡口、九龙坡,渝中四区,直达解放碑中央商务区。 著名人物/巴南区 邹容邹容(1885-1905),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着有《革命军》等着作。1905年4月3日,邹容病死于上海租界华德路西牢。杨沧白杨沧白(1881-1942),辛亥革命志士。曾担任过四川省长、广州政府大元帅府秘书长、国民党中央执委、广东省长、北京政府司法总长等要职。丁雪松丁雪松(1918-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位女大使。先后在荷兰和丹麦做大使。黄启璪黄启璪(1933-2000),祖籍重庆巴南人。先后任四川省委秘书长、四川省直机关工委书记、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2000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名优特产/巴南区 鱼洞乌皮樱桃鱼洞乌皮樱桃,巴南区特产,果实中等大,果皮厚,果肉淡黄色。初熟时果皮鲜红色,充分成熟时果皮紫红乌亮,故名乌皮樱桃。鱼洞乌皮樱桃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五布柚五布柚又名五布红心柚,果面光滑,果色橙黄,顶部广平,具环印,皮较厚,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五布红橙五布红橙为巴南区特产。清光绪年间由广西传入五布镇,因*种植于五布,且果肉淡红,得名五布红橙。1989年,五布红橙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优质水果。 景区景点/巴南区 东温泉东温泉位于巴南区东温泉镇,在五布河畔,是重庆著名的市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南温泉南温泉位于巴南区南泉街道,在花溪河畔,是重庆著名的市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云篆山云篆山位于巴南区鱼洞街道,是重庆老“巴渝十二景”和“巴南新八景”之一,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金龙湖金龙湖位于巴南区石龙镇,湖面3500余亩,是重庆市主城区内*人工淡水湖泊。圣灯山圣灯山位于巴南区跳石镇,是*森林公园、AAA级旅游景区,有“川东小峨嵋”之称。

    bn.cq.gov.cn - 2021-04-23 - 收藏
共 14 条12